古籍知识:古籍分类


                                   古籍知识:古籍分类

古籍分类的目的,一是为了查找方便,随着图书数量的增大,给翻检查阅图书带来很大不便,为此,古人根据内容把相同相近的图书放在一起,查找起来显得非常方便;二是通过分类总结学术的源流。中国图书以书的内容、学术门类为主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学术发展的历史状况。

一、中国古代分类的简要情况
最早对图书进行分类的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将图书分为六大类(六略)三十八小类;南朝宋时王俭的《七志》继承刘向父子的分类方法,又有发展,增加图谱类,成为“七分法”,又附道经、佛经,实际上是九类。至于梁阮孝绪的《七录》真正实现了七分,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则把古籍分为甲、乙、丙、丁四个部。唐初的《隋书•经籍志》吸取荀勖四分的成果,将群书按照经、史、子、集分为四部,将道、佛放在集部之后,将四大类又分为四十小类,为四部分类法确立了规范。《隋书•经籍志》的四部分类法是魏晋以来图书分类法的总结,标志着荀勖四分法的成熟,图书分类领域开始了以四部分类法为正统的新阶段。此后,宋、元、明、清,无论是官修目录还是史志目录、私藏目录,大多遵循四部分类法。至清乾隆年间所修《四库全书总目》,成为集四部分类法大成者。《四库全书总目》将经部分为十类,史部分为十五类,子部分为十四类,集部分为五类,共四十四类。各类下又根据情况进行复分。《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使古籍分类法更加完善。现在的古籍分类仍然在沿用四部分类法。

二、目前常用的古籍分类法
古籍常用的分类法为四部分类法。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分类为例,主要类目如下:
1. 经部
总类
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周礼 仪礼 礼记 三礼总义 通礼 杂礼书
乐类
春秋类
汇编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春秋总义
孝经类
四书类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四书总义
群经总义类、小学类
汇编 训诂 字书 韵书

2. 史部:
纪传类
汇编 通代 断代
编年类
通代 断代
纪事本末类
通代 断代
杂史类
诏令奏议类
诏令 奏议
传记类
总传 别传 年谱 日记 家传 宗谱 杂录 贡举 职官录
史抄类
时令类
地理类
总志 方志 杂志 山水志 专志 游记 外纪
职官类
官制 官箴 政纪
政书类
通制 典礼 邦计 军政 法令 邦交 考工 科举 公牍 档册 杂录
目录类
汇编 公藏 家藏 知见 地方艺文 杂录
金石类
总类 金类 石类 玉类 陶类 钱币 玺印


史评类

3.子部
总类
儒家类
兵家类
法家类
农家类(附兽医)
医家类
丛编 医经 本草 诊法 方论 针灸 养生 史传
天文算法类
天文 历法 算书
术数类
数学 占候 相宅相墓 占卜 命书相书 阴阳五行 杂术
艺术类
书画 画谱 篆刻 乐谱 棋谱 杂技
谱录类
丛编 器物 食谱 花草树木 鸟兽虫鱼
杂家类
杂学杂说 杂考 杂记 杂品 杂纂
小说类
笔记 短篇 长篇
类书类
释家类
大藏 译经 撰疏
道家类

4.集部:
楚辞类
汉魏六朝别集类
唐五代别集类
宋别集类
金别集类
元别集类
明别集类
清别集类
总集类
丛编、通代、断代、地方艺文、家集
诗文评类
词类
丛编、别集、总集、词话、词谱、词韵
曲类
诸宫调、杂剧、传奇、散曲、俗曲、弹词、宝卷、曲选、曲谱、曲律、曲韵、曲评、曲话、曲目

5.丛部
汇编丛书
地方丛书
家集丛书
自著丛书


分享 :